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李姝徵)拼凑网络传言、利用AI“洗稿”,杜撰涉企不实文章,以此博流量、涨粉丝进而获取广告收益,既误导了网民言论,又损害了企业权益。记者29日从上海警方获悉,日前,上海警方侦破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损害企业权益案,抓获姚某、陈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
今年初,上海长宁警方接到某茶饮企业报案称,多个自媒体平台出现大量针对该企业及创始人久久久波多野VA一区无码的不实信息,损害了企业品牌形象,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部分区域门店单日营业额同比下降超20%。接报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根据企业提供久久久波多野VA一区无码的相关材料及相关政府部门信息,证实网传文章内容皆不属实,警方遂对百余个自媒体账号开展溯源分析,很快发现多条谣言传播链条,于3月组织警力将8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查,嫌疑人姚某系职业自媒体人,运维某财经类账号,靠文章植入广告赚取广告费,但长期以来收入不佳。为提高账号流量获取广告收益,姚某花费800元在网上找到卢某代笔。卢某接单后,利用AI生成了一篇涉及沪上某茶饮企业久久久波多野VA一区无码的文章,文中包含大量不实信息。而姚某得到了卢某交付的文章后,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便在其十余个自媒体平台账号上发布,全网浏览量迅速上涨,引发网民对该茶饮企业的质疑。
案件中另一位嫌疑人陈某平时主要经营AI网络培训,为了推广培训课程,其主动联系好友赵某,告知其在某平台发布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取现金提现。随后陈某将从网络上搜集的各类关于该茶饮企业创始人的身世及创业过程的传言,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直接使用AI工具“洗稿”后生成的文章,在赵某的个人账号上发布,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阅读量。其余嫌疑人也分别通过AI洗稿、盲目转载等方式参与谣言传播,以达到引流博取热度、实现快速涨粉等目的。
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上海长宁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表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编造传播谣言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公安机关将持续打击此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网络生态和企业合法权益。(完)
【编辑:李岩】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