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无极限 > 娱乐新闻 > 正文

2020中文字字幕在线不卡, 文化观察:国际一流博物馆如何建成?

来源:地方网 发布时间:2025-05-29 21:53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林波)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当代全球文化图景中,这些闪耀于世界文化版图上2020中文字字幕在线不卡的国际一流博物馆早已成为各自国家文化软实力2020中文字字幕在线不卡的象征性符号。

  如何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

  5月29日,第五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以下简称“‘三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会上,“格局”“叙事”“体验”“运营”“联结”等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建设的关键词。

2025年4月,游客在浙江省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一座国际一流的博物馆,首先格局要广。它不仅是本土文化瑰宝的守护者,更是世界多元文明的展示平台与对话空间,致力于描绘人类创造力的完整图景。

  长期以来,上海博物馆将文物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以展览展示合作为主要抓手,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积极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上海博物馆积极参与并策划国际学术与人员交流活动,拓宽馆藏文物征集捐赠的国际渠道,努力为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广阔、高效、可持续性的平台,培养一批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文博人才。

2023年12月,游客在南京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其次,叙事要新。告别枯燥的线性年表与冰冷标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是故事的顶尖讲述者,通过开创性的主题策展、精妙的空间布局、多元媒介的融合运用,赋予文物鲜活生命力,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

  以近期获得文博界“奥斯卡奖”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为例,该展览以时间为轴,展现2020中文字字幕在线不卡了中国水下考古与世界水下考古发展的对话。

  “向世界讲述中国水下遗产保护故事,彰显文明互鉴的全球视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如是说。

2024年10月,游客在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观展。 林波 摄

  再者,体验要深。观众是博物馆存在的终极理由。从便捷友好的导览系统、舒适包容的公共空间,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活动、丰富的数字交互体验,一流的博物馆始终将观众需求置于核心,让每一次参观都成为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未来,公众不仅可以参观展览,更有机会参与库房管理、学术研究等更深层次的工作。”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表示,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要明白全民共享的重要性,“公众不只是观众,更是参与者、守护者”。

  当然,运营更要活。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需要建立多元的资金保障渠道,培育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梯队,构建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确保博物馆在学术研究、藏品管理、公共服务等各方面保持卓越。

  最后,联结要密。博物馆不是孤岛,它需要与教育机构深度合作,成为终身学习的课堂;与创意产业互动,激发新的灵感;与旅游经济协同,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更需积极融入本地社区生活,成为居民认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方面,多地早有实践。例如,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要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三三角”博物馆联盟,探索更适应新时代要求、更符合新发展理念和更具创新活力的行业发展新方向,实现“1+1+1>N”的效果。

  而今,中国博物馆事业正蓬勃发展,但前路依然漫长。如何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构建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收藏与研究体系?如何突破传统叙事框架,创造出更具时代感与感染力的展览语言?如何进一步优化运营机制,激发社会力量更广泛参与?这些都是中国博物馆迈向更高峰必须深思的课题。(完)

【编辑:曹子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福建福州:民众龙舟竞渡迎端午
  • 南京城南老街举行集体婚礼上演“中式浪漫”
  • 周末多半天,有何不一样?
  • 视觉焦点
    专题推荐
    成都世运会倒计时70天 成都发出《共迎世运倡议》 2025广东大学生优秀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在穗举行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被查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正经历何种角色变革? 班卡、杨扬分别连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和副主席 低空飞行气象保障产学研用联盟成立 两岸同胞共迎端午 在浙江宁波奉化体验“家的味道” 鲁迅后人对话高尔基后人 以诗文为桥促文化交流 紧急提醒:今年最强降雨来袭,极端性强,致灾性强! 成都非遗节“玩”出新花样 老手艺搭上科技“顺风车” 定了!香港顶流“加加”“得得”上线!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